1815年,失敗滑鐵盧的拿破侖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。他挑選貝特朗,蒙托隆,拉斯加斯三位伯爵以及古爾將軍隨行。在島上,英國商人巴爾科姆為他設立了私人酒窖,他一邊飲酒一邊口述,由拉斯加斯執筆寫回憶錄。他書中有句話已被中國人廣泛傳頌:”中國是一頭睡獅,一旦醒來將震驚世界.“但另一句話許多人卻不屑一顧:“白天在索恩河邊陪著葡萄曬太陽,晚上在酒窖里聞著銷魂的酒香。在杜佛爾酒莊的日子,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。”
杜佛爾酒莊在法國勃良第產區,位于金山麓所轄的夜之谷。那里是一級,特級葡萄園最多的地方。據說,特別葡萄園的葡萄酒都是拿破侖的首選。他曾說:“當你對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,沒有什么比透過一杯Chambertin酒更能看到玫瑰般美好的前景。”
位于Nuits.St.Georges村的杜佛爾酒莊的一級葡萄園,恰恰與以上兩個特級葡萄園相鄰。1780年,年輕的拿破侖在勃良第的小城博納服股,那時他還只是一名少尉,對自己的前程迷茫彷徨。一天,他在當地小酒館里進餐時,一位活潑可愛的少女讓他一見鐘情。這位酒館招待員就是附近杜佛爾酒莊的莊主外孫女讓.杜娃。她既有甜美的歌喉,又時常用自家釀的酒來招待他。拿破侖和她白天在葡萄園的河邊散步,情竇初開如鶯飛草長;晚上到酒窖里約會,清澀的初戀伴著酒香一起發酵。幾個月后,拿破侖奉命開赴前線,臨別時他匆匆送給姑姑一枚戒指作為定婚信物。誰知,一去便沓無音信。讓.杜娃在葡萄樹下度過了“落花人獨立,微雨燕雙飛”的相思時光。多年后,當得知拿破侖稱帝時,她已不復當年模樣,內心太多的傷,難訴衷腸,獨自在酒窖中與寂寞纏綿,徒有悲傷。
為了排解外孫女的相思之苦,酒莊莊主決定讓她給當年的情人寫一封信,釀造一款以拿破侖名字命名的酒,這樣外孫女的那段感情也算有個結局。據說,拿破侖收到信后,長嘆一聲。也許當年離別的痛仍烙在心上,戀人與他在酒窖里崔淚而別的臉龐并沒有隨風飄遠。他不但欣然同意了情人的要求,還讓信使帶來一幅他的畫像--一身戎裝的他站在杜佛爾酒莊橡木桶邊歡飲,后來,這幅畫像制成了酒標,沿用至今。也許當時拿破侖不忍心讓自己的最愛擔心他殘騎裂甲,血染天涯,所以避而不見。讓.杜娃收到回信,已知梨花雨涼,情已成王,但一縷牽掛分明已在畫中表達。她把拿破侖畫像嵌入窖壁,一生珍藏,一曲離殤。
1848年,Symphorien Dufouleur在家庭繼任者中顯示出驚人的商業才華,把杜佛爾酒莊推向了高峰。他在不斷增加產品出口量的同時,重視酒窖擴建,為不同年份的葡萄酒選擇最合適的橡木桶,找準不同橡木品種與不同葡萄品種酒的和諧與平衡,體現了典型紅酒的鮮明單寧,均衡酒香及橡木葉,結構復雜,層次豐富。